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启动“五大工程” 锚定全球创新策源地
(新闻播报:央广网记者 项楠)
央广网杭州8月14日消息(记者 杨正弘)“2019年至今,首个大科学装置杭州超重力场试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增至33家,帮助企业新增产值1835亿元……”
在交出这份亮眼“科创答卷”之际,8月12日,浙江省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大会总结成就、描绘蓝图,锚定更高目标:争创全球创新策源地,一座城市的科创脉搏正随时代共振。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现?。ㄑ牍阃钦?杨正弘 摄)
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创新驱动经济跃升
超重力场牵引的不仅是科学边界,更是千亿产值的创新裂变。杭州市科协以创新为要,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最前沿的学术突破,扎根在最深厚的产业土壤。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睡眠研究会等22家国家级学会设立杭州服务站。累计建立院士工作站92家,专家工作站243家,博士创新站389家。
五年来,共举办高端学术交流1000余场,立项重点学术项目400余项,呈报《科技工作者建议》35篇。新建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生命健康学会联合体。
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正是杭州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创新驱动经济跃升的坚实印记。
杭州市科协举办数字化改革与产业数字化发展论坛(央广网发 杭州市科协供图)
会上,“每日互动”创始人方毅当选杭州市科协兼职副主席?!胺浅8咝撕图ざ胰衔贾菔锌菩暮诵募壑抵辉谟诖蚱啤蒲Ъ夜榭蒲Ъ?、企业家归企业家’的边界,接下来我也会在两者融合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毅不仅是企业家,也是科学家。他创新发起了“(8+8)×8”模式,邀请八位科学家和八位企业家,每人进行八分钟高密度发言,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想法,促进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的思想碰撞。
如何打通“科学家”和“企业家”两个角色?不久前,方毅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曾说,“我认为重要的是要让两个群体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并进行跨学科合作,在实现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能更快速地推进‘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构建全球引力场,汇聚英才激发创新活力
人才磁场何以强?杭州市科协给出的答案是以人才为先,吸引全球智慧来杭创业打开新局面。
全市柔性引进两院院士83位,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219位,创新团队成员2039人??埂把盍嗲唷で橛煽圃怠鼻嗄昕萍脊ぷ髡吡昊疃?0场,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色活动。
“杨柳青青·情由科缘”青年科技工作者联谊活动现?。ㄑ牍阃钦?杨正弘 摄)
连续19年举办海外英才杭州项目对接会,1100余名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来杭对接,累计签约金额1.5亿元。连续10年举办杭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汇聚创业创新项目1500余项,推动大学生就业人次破万。
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者,大会代表、浙江商达公用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郑展望建议杭州市科协进一步搭建“高校实验室+企业中试基地”对接平台,更快实现技术成果转化。
“还可以组织跨行业技术沙龙,针对细分领域痛点邀请相关行业专家把脉?!敝U雇?,希望杭州市科协能建立企业创新需求数据库,精准匹配科研资源,这样就能推动政策红利向中小科技企业倾斜,降低创新试错成本。
科普惠民强基,科学素养与社会治理双提升
民生为本,杭州市科协助力杭州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迈上新台阶。
认定27家单位为首批杭州市新质生产力科普馆??箍破罩Α八酢被疃?200余场,参与人数836万人次。“科普中国”信息员累计超55万人。
杭州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1.1%,稳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累计建成科技小院31家,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0家,科普志愿服务队355支。
杭州市科协举办科学家科技科普巡讲活动(央广网发 杭州市科协供图)
“我主要从事种植蜜梨和饲养湖羊,以种养循环农业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大会代表、浙江余杭蜜梨科技小院主体单位负责人、杭州余杭三水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波说。
如火如荼的“科技小院”模式为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坝绕涫强萍枷孪?、科研人员驻点、机械强农等工作,给乡村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本莩虏ń樯?,2024年,鸬鸟蜜梨栽培面积约8000亩,实现年产量8000吨左右,年产值约1.5亿元。
余杭鸬鸟镇种出标准化的梨,并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关键,就在于科技小院。余杭蜜梨科技小院成立于2020年,是浙江首家科技小院。据了解,小院以农业科技型企业为技术孵化主体,以浙江大学吴良欢教授团队为核心,先后开展鸬鸟镇及长江流域梨园土壤资源调查,富锌、富硒梨开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光互补,绿色植保等18项研究。
余杭蜜梨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吴良欢教授(右一)现场授课(央广网发 杭州市科协供图)
余杭蜜梨科技小院的生动实践,构建起“企业主体+高校支撑+科协赋能”的协同创新生态,科技小院将论文真正写在了大地上,把效益装进了农民口袋里,吴良欢教授团队相关研究成果使当地产业实现增收1500多万元,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3篇。在杭州,扎根于农村大地的科技小院,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正释放着科技强农的巨大能量??萍夹≡合颉靶隆狈⒄?,“希望田野”遍地开花。
大会现场记者深刻感受到,这场吸引全省目光高度聚焦的大会背后,是五年耕耘结出的硕果累累,是创新之城的雄心再燃。方毅的跨界实践、陈波田间的科技金果、郑展望呼吁的精准对接……这些鲜活样本汇聚于如今的钱塘潮起。
据了解,未来五年,杭州市科协将实施“五大工程”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政治引领工程团结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强国建设;实施英才汇聚工程吸引全球智慧;强化科创赋能工程聚焦人工智能高地打造与成果落地;推进科普惠民工程增强全民科学素质;深化改革重塑工程确保高效履职。
五大工程协同发力,杭州市科协将以科技体制改革“杭州解法”面向全国再一次响亮发声。(央广网)